难经

难经是战国时期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

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

搜神后记

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是搜神记的续书。题为东晋陶潜365427撰。所记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伪不可待辩。皆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搜神后记与搜神记的体例大致...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

司马法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

逸周书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文昌孝经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

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冰鉴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

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

农桑辑要

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

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文子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

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古代汉族今文经学重要典籍。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另有新版小窗幽记(陆绍珩篡辑)。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

博物志

博物志,中国古代汉族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也有怪诞不经的神...

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明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国十大禁书之一,作者是瞿佑。最早在洪武十一年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元末明初的社会大动荡,摧残扭曲着社会中下层男女的情欲生活。此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毁小说,除摹书普罗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外,其人鬼...

无量寿经

佛教经典。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净土三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此经前后有十二译,存五译失七译,会集节略本四本。经中介绍了阿弥陀佛无量寿...

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